【文苑】从阿訇到农民工
阿訇家距离清真寺很近,上学期间就常常去清真寺跟阿訇学习礼拜等教门知识。毕业以后,家里人就直接把他送到寺里面跟阿訇学习念经,阿訇也举了个好的乜提,将来毕业了为伊斯俩目教门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感赞主!阿訇也很用心,进步的也很快,又辗转到了郑州、呼和浩特、宁夏、云南等清真寺求学。那年冬天阿訇在云南穿衣挂帐(穿衣挂帐:指的是对哈里发毕业时赠送的绿衣以及证书等奖励的称呼)。圣人说;凡是工作都有一个举意,每个人都将得到他所举义的一切。因此阿訇毕业后很快在一个坊上做起了阿訇,第二年,在几位常礼拜的热心大妈大嫂的撮合下和一位本坊的一个常礼拜的姑娘定下姻缘,他们婚姻得到双方父母的支持和认可,不久他们在安拉的意欲下结为连理,成为夫妻。
阿訇有了家室自然也就有了负担,阿訇也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养家糊口也是他的责任。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双方父母也在慢慢变老,花销也就大了,母亲有病了回去看给母亲的钱母亲知道他当阿訇不容易背着哥嫂又塞给了阿訇,阿訇眼含热泪勉强收下。孩子上学交学费也是常礼拜的大伯暂时借的,那一年师娘有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阿訇和师娘都很高兴,双方父母哥嫂姐妹以及亲戚都来贺喜,临走时母亲把阿訇叫一边另外又给阿訇几百元,阿訇说什么也不肯收,母亲哭了,说孩子你在这里做位坊小,没有什么收入你拿着我们有你的哥嫂姐姐照顾着,你就安心在这里发展教门吧,阿訇接过母亲的钱泪如雨下,娘啊!我们本应该孝敬您的,可是,母亲说什么也不要,说为了教门,真主会相助我们的。
随着时光的推移,安拉的口唤,父母相继复命归真,阿訇的责任更大了,没了母亲暗地里的资助,在加上做阿訇收入很少,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初中,那个消费就可想而知了。万般无奈,师娘和阿訇一商量决定暂时从阿訇的岗位上先下来,等一段时间再说,决定给社首乡老一说,他们也确实看到了阿訇的难处,也只好同意阿訇的意思。就这样阿訇回家了,阿訇也学着做生意,可是由于从来没干过,生意一直不太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有人给阿訇找了个宰牛的工作,月工资不低,阿訇辞别师娘孩子背上行李坐着火车走了,本应该是个好事情,可是那里的老板说了,我叫怎么宰就怎么宰!为了多卖一点牛皮刀口一定要小,阿訇说这样不符合教法条件,老板说挣钱第一,教法第二!不愿干我们可以另请,无奈阿訇心想,我不能干违背教门的事情,一气之下收拾行李返回老家。
师娘听了阿訇苦诉也是气愤之极,对阿訇说:不干是对的!给多少钱也不能出卖教门教法!冷静之后师娘说:有个事情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阿訇说:夫妻俩人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说吧!师娘说:我家有个哥哥在珠海干建筑工作,正在家里招人呢,不知道……?没等师娘话说完,阿訇说我愿意去,凭力气也比宰牛强!就这样工作联系好了,临走的前一天,阿訇把两个孩子叫回来说:我要出去打工了,你们在家里一定要听妈妈的话,有时间就去寺里礼拜。晚上,师娘流着泪给阿訇收拾行装,阿訇说:没什么伤心的,圣人也是鼓励咱们自力更生的,我走以后家里就全交给你了,你要多操心了!话到这里夫妻俩人泪如雨下。第二天,师娘一直把阿訇送上车后,眼看着车远去了才擦擦泪水回去了。
就这样,我们的阿訇踏上了打工的历程,当前还有多少阿訇面临打工、下岗、再就业的边沿?我们的教门将如何发展?我们不仅要关注教门的发展,更要关注阿訇群体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关注阿訇就是关注教门!就是关注我们民族的未来!